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江南古镇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风貌,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古镇古代江南的一道风景,亭台楼阁脽梁画栋,山水奇石绕村而建,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其建造,布局,特征等无不展示了江南古人独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属性。作为一种文化资产,江南古镇已经幻化为现代都市人的精神
王俊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2022-10 / 其他
全新
5.79
2025-06-2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解读大众文化》论述了古典社会学对文化的解释,大众文化的社会学视角,现代都市生活与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与青年的文化性格等内容。《解读大众文化》系统阐述了大众文化产生的背景,演变的历史,其理论根据和主要特征,探讨了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迅速蔓延的根源、它的发展趋向,以及对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
扈海鹂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3-01 / 平装
八五品
5.96
2025-07-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游荡者的权力》是一本都市游荡者的思想笔记。麦当劳、电视、地铁、渡轮、电影院、酒吧、工人阶级、现代性、科学技术、全球化、消费主义、文化研究、都市空间、文学影像等在此蜂拥而聚,游荡者在零乱的问题与文本中四处游荡。他的身体随着空间与意义的“文本”的厚薄而起落,他同时也书写着这个文本。游荡着寄生于空间、文字与影像之中,他的游荡和写作,与空间和文本既相关又无关,他只关心“表面”,但却能
包亚明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07 / 平装
九品
6.00
2025-07-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带着问号看历史:激扬文字》是当今中国最优秀历史学者作品的通俗历史读物。文章精选自《南方都市报》历史版,聚焦民国文化人物,定位中国近现代史,希冀对我们传统历史教育中因各种原因而未被认识、被忽视,甚至被遮蔽的历史,做出某种程度的补充,因而谓“带着问号看历史”。,《带着问号看历史:激扬文字》中没有抽象宏论,而是将人物、事件还原到具体的历史境况中,让读者触摸鲜活可感的历史肌理。比如问
刘伟茗 著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1-05 / 平装
八五品
6.99
2025-07-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此书前半部由上海都市的建筑物和场景,逐渐描绘至这个风华绝代的都市在大时代中的生活——汽车、洋房、雪茄、回力球馆等物质及各色娱乐形式的长驱直入,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再引申至现代意识如何存在于上海城的微妙过程;慢慢的它把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声、像和商品囤集起来,然后将之转换为艺术、上海遂正式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斡旋者,形成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李欧梵重塑的上海肖像绝非一片
[美]李欧梵 著;陈平原 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1-12 / 平装
八五品
8.00
2025-09-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现代性的中国面孔:李欧梵、季进对谈录》是著名思想家、学者李欧梵与季进先生的对话录。全书就“都市文化的现代性”“互为镜像的双城记”“现代性:从晚清到现代”“文化的转向”“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全球化语境中的当代写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对话与探讨,堪称当今文坛的一场思想的饕餮盛宴。
李欧梵、季进 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2011-08 / 平装
八五品
8.20
2025-07-0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景秀明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12 / 平装
九品
8.20
2025-08-1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双城故事:从上海到台北的一次文化平移》就上海对台北在社会生活,以及金融贸易、商业百货、综艺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分章节按主题进行陈述。具体细微地勾勒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以及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台湾的去殖民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引领者和榜样的角色,以及台湾与大陆之间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渊源。
吴汉仁、白琪 著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14-05 / 平装
八五品
8.42
2025-07-2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带我们在南京的历史景点和寻常巷陌中游走,在随时感受现代都市的繁荣与富庶的同时,让我们体味南京在历史上的屡次兴废的故事。作者以南京为中心,为我们讲述了南国的风景名胜和历史人文。  南京介入中国历史如此之深,文化遗产如此之丰,可谓“雕栏玉砌应犹在”。但是,南京人像经历过风雨的水鸟,烟波中看淡了繁华,它并没有成为一座像北上广那样的城市。作者写出了南京的自我节制,写出了
眉凌文化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2017-06 / 其他
全新
10.00
2025-08-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景秀明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装帧 平装
九品
10.00
2024-09-1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从汉魏阴阳平衡和复仇女杰的崛起,到明清商业文化中的男性文人权力和女扮男装的表演;从20世纪前30年殖民资本商业在中国都市通过跨国广告对现代女性的普世建构,到“十七年”时期对妇女劳动的强调;从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性别差异历史中激发出的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思考和对性差异的再定义,到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下跨性别表演所带来的商业合谋和政治挑战……  这本专集中的八篇文章涵盖两千年
[美]王玲珍、何成洲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6-09 / 平装
八五品
11.70
2025-08-0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景秀明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装帧 平装
九品
12.00
2024-07-3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为北大中文系的陈平原教授在北大及其它文化活动中所做演讲的精华集。演讲内容主要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演讲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同时配上现场照片和图片。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近年来在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鲁迅文学院等文化场所的演讲集。作者将文学研究与都市想象、大学教育、现代传媒、图像叙事等结合在一起,其开阔
陈平原 / 新世界出版社 / 2004-08 / 平装
八五品
12.06
2025-09-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丛书·现代性的姿容:性别视角下的上海都市文化》共分上下两篇,借用晚近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理论,建立在上海都市文化历史本身“有性化”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化过程中性别与消费等大众文化的关系。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性别视角/研究在国内学科建设方面的作用、地位,对中国文学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陈惠芬 著;乔以钢 编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2013-09 / 平装
八五品
12.80
2025-07-2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朱家角人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自豪,也为其秀美的水乡建筑而骄傲!但朱家人也与都市居民一样,渴望未家角有所发展,渴望享受现代文明。作为古镇的建设者,我人既有“保护历史”的职责,也有“传承历史”的使命,更有“创造历史”的重任。,朱家角是“一城九镇”中唯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城镇,这种唯一性,这种一比九的关系,使朱家角的开发在一开始就负担了过重的文化责任,或者说增添了
孙继伟、徐洁 编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2006-09 / 平装
八五品
13.00
2025-07-2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水印
景秀明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12 / 平装
八五品
13.43
2025-03-1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九品
14.80
2024-02-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正版内页干净无笔记
景秀明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12 / 平装
八五品
20.00
2025-06-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景秀明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12 / 平装
全新
20.00
2023-11-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修订版)》前半部由上海都市的建筑物和场景,逐渐描绘至这个风华绝代的都市在大时代中的生活——汽车、洋房、雪茄、回力球馆等物质及各色娱乐形式的长驱直入,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再引申至现代意识如何存在于上海城的微妙过程;慢慢的它把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声、像和商品囤集起来,然后将之转换为艺术、上海遂正式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斡旋者
李欧梵、毛尖 著 / 上海三联书店 / 2008-06 / 平装
八五品
20.50
2025-07-2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以现代性为话题,分两部分,分别探讨文学与现代性,电影与现代性。,文学与现代性主要探讨:西部文学,散文的语言与人文精神,当下后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后现代主义,都市文学等,并以莫言等作家作品为个案分析;电影与现代性主要探讨:大众文化与当代文艺,当代中国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文学与电影,全球化时代的新美学,并以张艺谋、小津安二郎等导演作品为个案分析。
杨光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8-04 / 其他
全新
22.32
2025-07-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景秀明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12 / 平装
九五品
23.56
2024-10-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新跨越:新发展(2007-2012)》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展现上海自2007年5月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中,在党中央和市委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四个率先”,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历史进程,客观记述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建等各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提炼和总结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发挥党史工作以史鉴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2-05 / 平装
九品
24.00
2025-05-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景秀明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12 / 平装
九五品
25.00
2023-10-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姜进 编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07 / 平装
九品
26.00
2025-02-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属于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著作,由现代文学的萌芽、新思潮的流变、各文学社团的崛起、都市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干预、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的转变、农村题材文学、80-90年代文学思潮,乃至新世纪文学新形态等部分构成,全书主要展现1919年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现代文学三十年,以及1949年至今为止的当代文学中,不同时期的文化融合对文学流变的影响,以及研究文化融合与文学流变间的关系,
李翠花 / 北京教育出版社 / 2023-06 / 其他
全新
26.30
2025-08-2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顾随《游春记》杂剧主题意蕴新探▲甘肃省宁县良平镇的两座古戏台考述-兼说县卷本《戏曲志》的资料价值▲论晚清民国时期江南曲社之“曲会”▲上海越剧都市化转型的再认识▲20世纪中国戏曲命运的生态观照▲田汉抗战戏曲创作的剧作学思考▲山西古戏台保护现状及启示▲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戏曲现代戏服饰造型现状、认知与对策▲
文化艺术出版社 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20-07 / 平装
九品
28.00
2023-12-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论中国当代戏曲中的女性意识▲熟悉的陌生人:斯达克·扬的“梅评”背后-兼论戏曲跨文化研究的历史化问题▲多元文化消费与地方戏曲多元化追求▲2011—2015年度成都市促进川剧发展工作研究报告▲黄梅戏电影的历史及艺术嬗变轨迹▲新世纪以来的豫剧电影与豫剧传播(2000—2015)▲京剧《祭塔》源流考述▲试论柳子戏之美学特征▲多维坐标上的郑怀兴戏剧创作▲论陈明现代戏剧作中的戏剧美学▲
《戏曲研究》编辑部 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6-03 / 平装
八五品
28.00
2023-12-0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对近年来汤显祖佚作搜集整理的总结与思考▲论汤显祖《紫钗记》之悲剧因素▲《牡丹亭》“创作声腔说”驳议▲汤显祖《紫箫记》《紫钗记》声诗笔墨探微▲新昌县档案馆藏调腔《牡丹亭》考论▲都市乡情:20世纪初婺剧海上搬演史事的戏曲学意义▲从国光新戏论当代台湾京剧美学中所内涵之“主体性”与“现代性”▲上海京班赴台商业演出的剧目策略(1908—1937)▲“山西戏曲‘新流派’创造经验”研讨会综述▲
《戏曲研究》编辑部 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7-07 / 平装
八五品
28.00
2023-12-0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八五品
30.00
2025-03-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这是一个可怕且怪异的领域,里面有着世界各地的怪物与神兽。它们有的是神话中守卫庙宇和宝藏的神兽,有的是在荒野中游荡以寻找猎物的野兽。从古希腊神话到现代都市传说,迷人而可怕的怪物一直围绕在人类身边。本书将探索人类是如何创造怪物来解释恐惧心理和自然现象的,以及一些怪物为何在多种文化中拥有相同的形态特征。
[英]阿普里尔·马登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2023-03 / 其他
全新
30.14
2025-06-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江南城市:文化记忆与审美想象(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江南都市意象)》以20世纪散文作家的江南城市想象与记忆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20世纪散文中的江南城市形象建构以及构建背后的文化意识与审美观念,从而显示散文作家与江南城市之间复杂的“人一地一文”关系。章节:绪论;第一章,上海:第二章,南京:第三章,苏州:第四章,扬州:第五章,杭州:第六章,绍兴:余论:江南村镇:全球化背景下的保守主义文
景秀明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12 / 平装
八五品
31.00
2025-08-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都市化及文化审美问题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的指导下,以西方城市社会学、城市科学为参照,以中国文学中的文艺美学、文化研究及由此形成的都市文化学为基本理论方法,首次建构了都市化进程理论,对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大、重要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如都市化理论的理论渊源与中国经验、工业文化与后工业文化的区别与联系、现代科学与消费文化的对立与互补、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
刘士林 著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8-12 / 平装
全新
31.39
2025-06-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都市人类学是现代人类学最为活跃的分支研究领域。这一领域在跨文化的视野中,发现并解释人类都市文明发展的多种路径和样态。本书立足于人类学学科发展脉络,梳理了都市人类学起源与发展的历程,结合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发展的案例,系统介绍了城市的职能、城市的基本组织、族群与族群关系、人口迁移与都市发展、都市与都市问题等都市人类学研究的基础领域,总结了人类学开展这些领域研究的具体路径和
周大鸣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23-07 / 其他
全新
33.58
2025-04-2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景秀明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装帧 平装
全新
35.00
2022-08-3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姜进 编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07 / 平装
九品
35.00
2024-04-0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实物如图!看图下单!书口有字!书皮有水印
姜进 编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07 / 平装
八品
35.00
2023-11-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国际背景中的中国本土文化,面临许多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此,文化研究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理论上的回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辑分三个专题。专题一“文化地理与城市研究”,旨在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理性辨析现代城市的空间生产、文化景观、都市体验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内在逻辑。专题二“‘法国理论’中的艺术与文学”,聚焦“法国理论”在艺术批评、电影研究和文化批判中的具体
周宪陶东风(执行)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9-11 / 平装
全新
35.80
2025-06-1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