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纬:老子与道家》从各角度深刻解读了老子与道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老子思想的行程过程,以及从庙堂到民间的过程中,道家文化的不断发扬光大。汉朝初年,统治者用黄老思想治国,开启了老子哲学的黄金时代,到汉武帝宣布“独尊儒术”,道家就离开了朝廷,转向了民间,到魏晋时期,又一度通过玄学家的研究,使道家思想得以发扬光大……老子、庄子和其他道家人物,以他们过人的智慧,创立了非常深刻的哲
许抗生 著 , 王守常 编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2015-10 / 平装
全新
8.87
2025-05-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1917年起,刘师培任北大国文门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便是为“国文门二年级”学生编写的讲义。  本书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现,其研究方法促使了北大国文门文学史教学思想的成熟。
刘师培 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20-08 / 平装
全新
9.52
2025-08-3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自春秋时《易经》问世以来,中国即以乾坤二仪辨天下。戦国时,《系辞》又称:“乾坤为易之门耶”。其后,虽有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都曾提到过“无极”一词,但无专以“无极”论天下的。唐,佛学东渐,入中华后,亦无人以无极论佛理。魏晋玄学虽有有无之争,惜与无极擦肩而过。宋明理学,陈抟,周敦颐提及了“无极而太极”,却心有他骛,一带而过,专论太极而未论无极。明清时期,王夫之见到了“乾坤
匡调元 著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9-07 / 平装
八五品
10.22
2025-09-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今北大博士生导师钱志熙教授评价它“不是一个普通的讲义,而是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是“旧学之殿军,新学之开山”。,《中国中古文学史》以魏晋南北朝文学为研究对象,丽当时的学术界,除章太炎外,都对魏晋玄学相当陌生,连梁启超也认为这一时期是“中国数千年学术思想最衰落之时代”。刘师培率先肯定魏
刘师培 著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2009-05 / 平装
八五品
11.74
2025-08-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率先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现。这本著述作为课堂讲义,其研究方法也促使了北大国文门文学史教学思想的成熟。从这个意义上
刘师培 著;程千帆 导读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9-05 / 精装
全新
12.49
2025-06-2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 《二十四诗品》继承了道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谈诗歌风格,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种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形式整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为“诸体毕备,不主一格”。《二十四
陈玉兰 译注 / 中华书局 / 2024-03 / 平装
全新
12.51
2025-10-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嵇康(224~263),三国时期著名的玄学家、文学家与音乐家,“竹林七贤”的领袖。本书立足于史实,通过描绘他幼年丧父、洛阳清谈、与魏宗室通婚、避难河东、临刑东市等重要生活事件,对其学不师授、博览该通的求学之路,刚肠疾恶,恬静寡欲的性格,旷迈不群、宽简大量的名士风度,以及崇尚老庄,追求养生服食的生活风尚等作出深刻的揭示。为了使读者更深入了解嵇康的思想和志趣,本书在叙述嵇康生平时,
张波 著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2009-10 / 平装
八五品
12.94
2025-07-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天人之际:中国哲学十二讲》系清华大学人文素质课《中国哲学讲座》所用的教材。本书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为经,以不同哲学派别的哲学家们的思想为纬,展示中国哲学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所在。本书对中国哲学的介绍以先秦哲学作为重点,然后依次叙及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中国现代哲学。在叙事风格上,本书力避堆砌专业性的用语,将高深的哲学玄思以口语化的形式加以讲解与诠释,是一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中国哲学教材。
胡伟希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2005-07 / 平装
九五品
18.00
2025-02-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阐述了老庄哲学是前秦道家哲学的代表,也是道家哲学的期发展,魏晋玄学是以解读老庄为基础的,所以有学者认为是道家哲学的第二期发展。魏晋玄学的目的是利用“自然”来挽救“名教”,玄学家们通过解构道家的“道”而提出了各自的思想本体,因而在本质上是与先秦道家思想偏离的。重玄学者通过“双遣”的方法,对魏晋玄学的“有无之变”予以了,实现了向先秦老庄思想的回归,维护了道家的尊严,促使了道家哲
梁辉成 著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23-08 / 其他
全新
18.08
2025-11-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1917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国文门讲授文学史课程时的讲义,论述汉魏六朝文学变迁特点与诸家文章优劣得失,褒扬藻韵,推重美文,严辨“文”“笔”二体之别,为声偶之文争正统。刘师培肯定魏晋玄学“撷佛老之精华,弃儒家之糟粕”,“不可谓非哲学大昌之时代”,给予魏晋文学充分的重视。这本著述作为课堂讲义,是近现代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刘师培 / 辽宁教育出版社 / 2025-01 / 平装
全新
18.58
2025-10-0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继承了道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谈诗歌风格,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种诗风皆以十二句四言韵语,通过意象及意象组合,作形象鲜明的意境描绘和风格喻托,其形式整饬划一,让读者在意境的感悟中,
[清]袁枚 著;[唐]司空图、陈玉兰 注 / 中华书局 / 2019-01 / 平装
全新
22.00
2023-04-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论语注疏》,共二十卷,又名《论语注疏解经》,三国时期魏国何晏注,北宋邢昺疏。《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秦代《论语》曾因战火一度失传,至汉代才重新出现了若干传本,其中*著名的是《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等三大流派。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基础,参考《齐论语》《古论语》,对《论语》重新修订,消除了三家的差异。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何晏在郑玄、王肃《论语》
[三国]何晏 注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2016-03 / 平装
全新
22.50
2025-10-3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这本《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所收集的十篇文章,是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发表在《新建设》、《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百科知识》几个刊物上,和《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一书中的佛教论文。其中关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八篇是本书的主体,另外二篇是关于隋唐时代或总论性的,则作为附录。《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和《论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系和石峻教授合作,征
方立天 著 / 中华书局 / 2002-01 / 平装
八五品
24.48
2025-04-2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唐)司空图(著作权有争议:唐李嗣真、元虞集)《二十四诗品》继承了道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谈诗歌风格,将诗的风格细分为
[唐]司空图[清]袁枚撰 陈玉兰评注 / 中华书局 / 2019-01 / 平装
全新
26.80
2024-05-2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道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最初的“道家”,即先秦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大抵黄老之学旨在治国养生,老庄之学则旨在树立士人的理想人格;魏晋玄学家继承了老庄思想;东汉以后兴起的神道教团“道教”,受古代神仙家及黄老道家影响,并吸收了中国原始宗教和民间信仰的部分内容。道家与道教的人生观,有着追求生命自由快乐和健康永恒两个主题。本
王卡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18-10 / 其他
全新
26.93
2025-11-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结合历代庄子注家的权威解读,尤其是西晋玄学家郭象《庄子注》和唐初道学家成玄英《庄子疏》,逐一串讲《庄子》原文。本书作为讲座课程读本,总体解析《庄子》微妙结构,深度辨析《庄子》各篇思想主旨,精细还原《庄子》寓言文本语境,为读者跟随《庄子》原文走进庄子的“无何有之乡”作穿越时空的思想导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行本”带上《庄子通义》去逍遥游——请打开这本人生之书——偕行,壮游——
刘建华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24-08 / 平装
全新
28.72
2025-11-0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华传统文化简明读本:戏曲小说》主要从经纬两个方面来展示中华文化的林林总总。其中既有关于中国传统思想基本脉络的回溯,诸如:先秦诸子、孔孟儒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因为思想乃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中国古代思想同样如此。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就曾说过:“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是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有对中国文化各个侧面的展示与分析。如,独具东方情韵的诗词书画、
俞为民、伏涤修 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3-07 / 平装
八五品
30.00
2025-03-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王弼提出“性其情”理论,为玄学性情论的发展确立了一个经典的范式,并在魏晋时代经历了“情”的自然化、“性”的分层和“心”的再立三个层面的演进。本书把王弼的“性其情”置于玄学与理学的宏大学术视野下,大大深化和拓展了这一命题的哲学史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哲学研究中玄学向理学演进的逻辑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指出至北宋时,理学家们在延续了王弼对本性虚静内涵之规定的同时,又进行了更为复杂的
李浩然 著 / 人民出版社 / 2023-07 / 平装
全新
34.68
2025-11-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皇侃(488―545),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国子助教,著有《论语义疏》、《礼记讲疏》、《礼记义疏》、《孝经义疏》等,仅《论语义疏》存世。《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论语义疏》成书于玄、佛思想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儒家主旨中杂染着老庄玄学思想。《论语义疏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代表了南北朝时期经学家诠释《论语》的最高水平,曾一度被奉为解经典范,对我们研究六朝经学和玄学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对朱熹《论语集
[梁]皇侃 著;高尚榘 整理 / 中华书局 / 2013-10 / 平装
全新
36.00
2022-09-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皇侃(488―545),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国子助教,著有《论语义疏》、《礼记讲疏》、《礼记义疏》、《孝经义疏》等,仅《论语义疏》存世。《中国思想史资 料丛刊:论语义疏》成书于玄、佛思想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儒家主旨中杂染着老庄玄学思想。《论语义疏中国思想史资 料丛刊》代表了南北朝时期经学家诠释《论语》的最高水平,曾一度被奉为解经典范,对我们研究六朝经学和玄学有重要的资
[梁]皇侃 著;高尚榘 整理 / 中华书局 / 2013-10 / 平装
全新
36.01
2025-11-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全新正版书籍,图片为标准图,信息批量上传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可开发票】
司空图 作,袁枚 撰 编 / 中华书局 / 2019-03 / 平装
全新
38.00
2025-06-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杨明刚 著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2014-09 / 平装
全新
39.00
2025-07-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道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初的“道家”,即先秦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 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大抵黄老之学旨 在治国养生,老庄之学则旨在树立士人的理想人格;魏晋玄学家继承了老庄思想;东汉以后兴起的神道教团 “道教”,受古代神仙家及黄老道家影响,并吸收了中国原始宗教和民间信仰的部分内容。
王卡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19-01 / 平装
全新
39.20
2020-06-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前四章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后十二章论述了魏晋时期著名哲学家郭象生平史实、哲学方法、哲学体系、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对郭象与向秀、裴頠、王弼、张湛等同期玄学哲学家的思想作了比较研究。
汤一介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0-07 / 平装
八五品
40.26
2025-09-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王弼哲学思想产于既行名教之治,社会危机又极其严重的魏晋时代。现实中的名教严重背离名教的自然本性,有其时代的原因,但究其根源是由于先秦儒家道论“隐而不显”造成的。魏晋玄学家,受到儒道两家理论外观差异的启发,纷纷想到“以道补儒”的破解方法,然而外观上完全不同的两种理论简单地捏合在一起,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王弼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极具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的,他认为儒道两家在本体论问
孔祥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21-01 / 其他
全新
40.28
2025-11-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人才心理思想、犯罪心理思想、军事心理思想、医学心理思想、管理心理思想、中国古代关于梦的学说, 以及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教育心理思想。同时, 作者又以学派分类, 分阶段分别研究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廷相、陈确、王夫之、元以及玄学家的心理思想。作者还特别阐述了中国心理学史研究初十年的进展与反思。
朱永新 著 / 漓江出版社 / 2023-04 / 平装
全新
47.38
2025-11-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9-12
装帧 平装
九品
48.00
2025-04-2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陈锋 王翰 主编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印刷时间 2009-10
装帧 软精装
九品
48.00
2024-11-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编辑部
出版社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编辑部
出版时间 2017-08
印刷时间 2017-08
装帧 软精装
九品
48.00
2024-07-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鉴于墨迹中多有“玄” “让” “署” “构”等字避宋人讳,故多有专家认定,这卷墨迹并非孙过庭书,应是宋人书或临本。编者以为,即使此作并非逊过庭真迹,但其仍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和独特的书法艺术价值。为此,特将其放大推出,供广大读者欣赏、临习。数十年来,国内曾经出版过这卷墨迹的单色印本,并称之谓《孙过庭景福殿赋》,因此,本书之书名亦同其前。
孙宝文 编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2018-03 / 其他
八五品
48.00
2023-12-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结合历代庄子注家的权威解读, 尤其是西晋玄学家郭象《庄子注》和唐初道学家成玄英《庄子疏》, 逐一串讲《庄子》原文。本书作为讲座课程读本, 总体解析《庄子》微妙结构, 深度辨析《庄子》各篇思想主旨, 精细还原《庄子》寓言文本语境, 为读者跟随《庄子》原文走进庄子的“无何有之乡”作穿越时空的思想导航。
刘建华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2024-08 / 平装
九五品
49.14
2025-06-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以玄学家郭象为中心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目前的地位。书中通过对魏晋玄学范畴的研究来寻找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梳理了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了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并深入分析了魏晋玄学到唐初重玄学发展的原因
汤一介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24-09 / 精装
全新
49.61
2025-09-0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九品
50.00
2025-10-1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玄学的主题是自然与名教的矣系,道家明自然,儒家贵名教。因而如何处理儒道之间的矛盾使之达于会通也就成为玄学清谈的热门话题。玄学家是带着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真切的感受全身心地投入这场讨论的,他们围绕着这个问题所发表的各种看法.与其说是对纯粹思辨哲学的一种冷靜的思考.毋宁说是对合理的社会存在的一种热情的追求。 余敦康
余敦康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4-12 / 平装
八五品
50.78
2025-09-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阮籍评传》通过对阮籍主要哲学著作的不同思想倾向的详密考察,揭示了阮籍思想由儒而玄的演变轨迹,指明了阮籍早期以儒学思想为主,崇尚礼乐刑政一体之治,后来有感于名教的堕落,遂转入庄学思想轨道。崇尚自然和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但由于儒家思想仍然发生作用,再加上他对现实的失望,因而在他那里形成了一个焦虑苦闷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一个双重结构的人格。阮籍是魏晋之际著名的玄学家,早年有济世之志,
高晨阳 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4-05 / 精装
八五品
56.70
2025-07-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乱世往往思想活跃。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三四百年间,兵连祸结,人若飘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固然是人间至痛,新亭对泣,大江茫茫,也让人格外忧伤。乱世之中,天地失序,尊卑易位,一切价值皆须重新估量。两汉儒者对世界的解释无法祛除新生的疑惑,于是玄学兴起,佛教弘扬,或脱俗谛于清谈,或觅解脱于来生。然而尘世虽然卑微,仍需竭力经营,个人由此成长,家族得以昌炽。礼学家应时而
张焕君 / 商务印书馆 / 2020-11 / 其他
全新
58.97
2025-06-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继愈(1916—2009),山东平原人,哲学家、宗教学家
任继愈 著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2018-02 / 平装
九品
59.00
2025-04-1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七五品
62.00
2019-04-2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刘伯温评传,纵观悠久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成果具有极高的造诣与价值,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博大宏深的汉唐经学、简易幽远的魏晋玄学、尽心知性的宋明理学是思想学术的奇葩;佛教的色空禅悦、道教的神仙修养是宗教信仰的沃土;其他如经世济民的政治、经济理想,巧夺天工的科技、工艺之道,风雅传神、丹青不老的文学艺术…
周群 著;周宪、程爱民 编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10 / 平装
九五品
65.00
2024-04-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九五品
66.00
2020-04-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全新
68.92
2025-02-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卷通过对儒道佛三者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动态过程的描述,深入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的流布,展现了魏晋时期的中国哲学概貌。本卷主张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魏晋玄学为核心的整个哲学发展进程视作一个完整的“时代思潮”。 魏晋玄学是这一思潮的主流。这一方面表现为自汉末至东晋时期不断有伟大的玄学家涌现,推动着玄学持续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理论成果,代表了这个时代思想
麻天祥;秦平;乐胜奎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22-08 / 精装
全新
75.80
2025-08-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