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学中医丛书:轻松学脉象知健康》从中医脉诊入手,对人们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和分类,提出有针对性的食谱、调理方案和健康处方。《轻轻松松学中医丛书:轻松学脉象知健康》彩印,文字与卡通图紧密配合,《轻轻松松学中医丛书:轻松学脉象知健康》的内容包括:症状的自我诊断方法,28种脉象与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关系,临床病例的实际分析,14种相应的保健药膳。
林政宏、高丽 著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2015-03 / 平装
八五品
7.80
2025-09-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作者系三代祖传中医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中医脉学颇有研究。第一部分介绍脉学的起源、形成、脉名与脉象的分类、分部诊法、诊脉方法及注意事项、特殊脉象的临床意义等;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各种脉的脉象歌、主病歌以及脉象阐释、相类脉、脉象主证等。
肖进顺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03 / 其他
九品
8.00
2024-09-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脉诊是中医的基本诊断手段,《轻轻松松学中医丛书:轻松学脉诊》以新颖的图解方式,介绍二十八种脉象的情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书中介绍了诊脉的方法,脉象的分类,各类脉象的主病,各类脉的鉴别方法等。《轻轻松松学中医丛书:轻松学脉诊》内容分为几个大部分:脉诊的起源与发展,二十八脉的判别,实例说明,脉经《卷八》。
林政宏、高丽 著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2015-03 / 平装
八五品
9.13
2025-09-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察病指南》3卷,诊断学著作,宋代施发著,成书于宋•淳祐元年(1241)。内容以脉诊为主,兼及一般诊法。卷上论述三部九候脉法、五脏六腑的四季常脉以及脉诊的基本理论、基本等;卷中按七表八里九道脉分类法,论述24种脉法的形象和主病以及七死脉;卷下叙述伤寒、瘟病等二十一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妇人、小儿杂病脉法以及听声、察等内容。另有脉图33幅。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阐述简明,既是脉学理论和实践
(宋)施发撰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5-12 / 平装
全新
10.10
2025-11-2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察病指南》3卷,诊断学著作,宋代施发著,成书于宋•淳祐元年(1241)。内容以脉诊为主,兼及一般诊法。卷上论述三部九候脉法、五脏六腑的四季常脉以及脉诊的基本理论、基本等;卷中按七表八里九道脉分类法,论述24种脉法的形象和主病以及七死脉;卷下叙述伤寒、瘟病等二十一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妇人、小儿杂病脉法以及听声、察等内容。另有脉图33幅。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阐述简明,既是脉学理论和实践
(宋)施发撰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5-12 / 平装
全新
10.10
2025-11-0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素仙简要》,综合性医书,4卷,清代奎瑛撰,成书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卷一、卷二论述药物的性味、功效、配伍及用法等,药物按平、温、寒、热性进行分类记述。卷三、卷四主要介绍有关望、闻、问、切四诊的要领,而尤重脉诊。此次整理以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明道堂刻本为底本,以1914年上海石竹山房石印本为校本。
[清]奎瑛 撰;邢玉瑞 校注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5-01 / 平装
全新
11.49
2025-10-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诊断方法的重要诊法和特诊法。千百年来,医者以三指诊脉,判断出患者体质以及身体疾病,从手的形态、泽、脉络等变化也可以反映处人体脏腑的气血病变,可以说手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本书分为三篇分别为脉诊篇、手诊篇和学以致用篇,首先是对脉诊的基础知识和进行系统阐述,内容包括脉诊基础知识,脉诊的常见误区以及分类鉴别,29种脉象解析以及特殊病脉的诊断。其次详细
许庆友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4-05 / 平装
八五品
11.74
2025-10-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共分两章,*部分介绍脉学起源、形成、脉名与脉象的分类、分部诊法、诊脉方法及注意事项、特殊脉象的临床意义等;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各种脉的脉象歌、主病歌以及脉象阐释、相类脉、脉象主证等,内容浅显,易于背诵和记忆,书中博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诸医家脉学专著之精辟论述,详加注释,作为登堂入室之阶梯,对于有志学习中医之士不无裨益。
肖进顺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03 / 其他
全新
11.76
2025-10-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内经知要》为明-李中梓辑注。作者一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内经知要》是其影响较大的著作全书2卷。上卷有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5篇;下卷有经络、治则、病能3篇。书中将《内经》重要原文节录归类,结合基础、临床理论加注阐析。所选内容少而精,可概括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又分类清楚,注释简要,为研究《内经》各家所推崇
[明]李中梓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2-05 / 其他
全新
11.85
2025-10-1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三卷,系明末清初徽州著名医家汪昂所*。书中摘录《素问》《灵枢》除针灸之外的精要内容分类纂注。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杂论九类,博采王冰、马莳、吴崑、张志聪四家注释,再兼以自注。因其所选经文多为精要,又以类相从,且以临诊之验参注,辞简义明,故对阐发经旨颇有裨益。
[清]汪昂 著;舒长兴 校注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06 / 其他
全新
14.04
2025-10-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灵素集注节要》为清代医家陈修园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是清代医家陈修园为启迪后学《灵枢》《素问》者而集注的。全书共十二卷。作者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有选择地将《灵枢》《素问》的内容按不同性质分为道生、脏象、经络、 运气、望色、诊候(包括闻声、问察)、审治、生死、脉诊、病机等十类。阐明古训,言简意赅;沾益后学,畀以津梁,是学习中医基本理论的一部良好参考书。为方便读者,特对原书进行校勘
陈修园 著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10 / 平装
全新
17.65
2025-10-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辑收录陈修园《灵素集注节要》与《神农本草经读》两部医书的新校注本。,《灵素集注节要》系陈修园为启迪后学《灵枢》、《素问》者而集注的。全书十二卷,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有选地将《灵枢》、《素问》的内容按不同性质分为道生、脏象、经络、运气、望色、诊候(包括闻声、问察)、审治、生死、脉诊、病机等十类。阐明古训,言简意赅;沾益后学,畀以津梁,是学习中医基本理论的一部良好参考书。,《神农
[清]陈念祖 著;傅瘦生、赖雷成、肖钦朗 注 / 福建科技出版社 / 2003-01 / 精装
八五品
17.86
2025-09-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为《内经》的节注本,系由作者选择《内经)中的重要内容,重新分类和注释而成、书分两卷,首'列道生类,体现了《内经》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及未病先防的思想:次列阴阳类,以明指导思想:再以脏象、经络类,阐明生理病理;色诊、脉诊、病态`治则类,则反映辨证论治的内容。
[明]李中梓 著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4-05 / 平装
九品
18.00
2023-11-1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三卷,系明末清初徽州* 名医家汪昂所*。书中摘录《素问》《灵枢》除针灸之外的精要内容分类纂注。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杂论九类,博采王冰、马莳、吴崑、张志聪四家注释,再兼以自注。因其所选经文多为精要,又以类相从,且以临诊之验参注,辞简义明,故对阐发经旨颇有裨益。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九年(1600)还读斋初刻本为底本。
汪昂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6-12 / 其他
八五品
19.78
2025-09-3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内 容 提 要本难经教材共分7章。绪论介绍难经的书名释义、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主要学术特点等;章脉法,阐述脉学源流、独取寸、阴阳脉法、元气脉诊、脉证合参等;第二章经络,重点阐述奇经八脉理论的学术与临床价值:第三章脏腑,阐述命门元气三焦理论及其学术与临床价值等:第四章疾病,重点讨论难经病机理论特点,伤寒等五种病证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第五章腧穴,重点介绍五输穴的五行分类、原穴概念与临
黎敬波;张小虎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4-06 / 平装
全新
20.01
2025-10-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内经知要》,是明末大医李中梓几乎尽辑《内经》精华并潜心作注之后而成的一部医学名著。原书共为两卷,凡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由于分类简明、扼要系统、文约义丰、精彩纷呈,所以自成书之日起,就名重医林,盛传至今,成为人们学习研究《内经》的必读佳作。,本书是对《内经知要》所作的校注译解,所据底本为清代名医薛雪重交重刊的扫叶山房刻本。校注译解工作是以李中梓
李中梓 / 三秦出版社 / 2000-01 / 平装
八五品
24.48
2025-09-1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2卷。上卷有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藏象5篇; 下卷有经络、治则、病能3篇。书中将《内经》重要原文节录归类, 并加以注释。所选内容少而精, 可概括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又分类清楚, 注释简要, 为研究《内经》各家所推崇。其注释文字简明平正、切合临床, 每能由博返约、提要钩玄。本书白话解部分, 对疑难字词进行注释, 对原著进行白话解读和释义。与同类书相比, 还增加了主治、案例、评说等。
[明]李中梓 编者;[清]薛雪 校注;黄海波;张孟涵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5-05 / 其他
九五品
26.95
2025-11-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医家四要》以脉、病、方、药四要为纲,辑录历代医书,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成。卷一“脉诀入门”,论四诊及人体生理功能;卷二“病机约论”,分72论,论述外感病、内科杂病、妇科各病的病因、病理和治则;卷三“方歌别类”,按病分类,选择效方;卷四“药性新编”,概述药的性能功用。
[清]雷大震 著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2-01 / 平装
八五品
28.15
2025-10-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图文结合,介绍传统28脉。先述脉搏定义;其次选录李时珍《濒湖脉学》歌诀,包括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继之脉象示意图、诊法、分类、鉴别、形成机理与诊断意义。临床应用部分附有医案,并加以评析,以便读者了解各种脉象的特征,及脉与症、证、病和处方用药的关系,个别医案还体现了舌诊脉诊合参,力求使中医初学者掌握脉诊的系统知识和领会脉诊的精髓。适合中医学生及中医爱好者。
李成文 主编;赵厚睿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20-04 / 其他
八五品
34.09
2025-10-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内容以壮瑶医诊疗优势病种为主,各病种按照气道病、谷道病、水道病、龙路病、火路病及其他进行分类,这些疾病包括现代内科、外科、儿科、 妇产科、急诊、五官科等常见病、多发病。每种疾病均给出其壮医病名、中医病名、西医病名,并阐述了每种疾病的症候诊断、治疗方法。在症候诊断中给出各种症候的主症、脉诊、舌诊、目诊及甲诊;在治疗 方法中给出了辨证口服壮药汤剂、壮医外治疗法、院内制剂使用、西
黄国东 主编;岳桂华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22-10 / 平装
全新
38.22
2025-10-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上篇诊脉基础篇,主要是对脉学有关理论的探讨,对脉诊原理和寸口分候脏腑法依据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较有新意的看法。同时介绍了一些至今在民间上仍有所运用的古脉诊法如遍诊脉法、气口九道脉法等。并阐述了脉诊临床运用方法,包括指力脉诊方法的运用及症脉同辨临床运用方法等,对脉诊其他临床运用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阐述。下篇诊脉提高篇,主要是病脉的诊辨及论治,以八纲二十八脉分类展开。重点论述了脉象辨析
徐培平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24-06 / 其他
全新
39.53
2025-10-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四诊抉微》为清代林之翰所撰,成书于1723年。全书共八卷,附余一卷,是论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专书。作者勤求《内经》、《难经》、《伤寒》、《脉经》之古训,博采后世诸家之论说,更参以一己之所得,编撰成书。,其书八卷,书末“管窥附余”一卷,主要是对脉诊畅抒己见。并将书中重要部分编成四言歌诀,以便记诵。,《四诊抉微》系统地总结了古今有关四诊成就,加以分类叙述,是四诊合参具体应用
[清]林之翰 著;王小芸 校 / 学苑出版社 / 2011-01 / 平装
八五品
40.26
2025-10-0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医家四要》以脉、病、方、药四要为纲,辑录历代医书,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成。卷一“脉诀入门”,论四诊及人体生理功能;卷二“病机约论”,分72论,论述外感病、内科杂病、妇科各病的病因、病理和治则;卷三“方歌别类”,按病分类,选择效方;卷四‘‘药性新编”,概述药的性能功用。《医家四要》为中医入门读物。
唐文吉、唐文奇 校;[清]程曦、[清]江诚、[清]雷大震 编纂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0-04 / 平装
八五品
42.26
2025-10-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止以知病之阴阳,按脏腑攸分变化之象以审精气之相生相克,谙经络之气行流转以明表里、虚实,要求圆通运用论治之则,并对各种具体病态作了阐释。该书分类扼要、说理简明,《内经》所涵中医理论要言得显,向为后世医家推崇,堪为研学《内经》的入门必读书。本次校注以清乾隆甲中年南园扫叶庄刊本为底本,期能方便医学界人士及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参考、阅读
[明]李中梓 著;王体 校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1-01 / 平装
八五品
43.00
2022-03-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九品
55.00
2023-06-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共分十八章。前几章为一般性主题,如脉质的命名、脉质分类、脉位和深度在历史上的变异比较,以及脉诊方法的介绍。接下来的章节由指下感觉出发,以各类特征像是脉搏速率、节奏、稳定性、体积、深度、大小和形状为基础,深入介绍各种脉质,也一并讨论相应于各个脉质的病理变化。后面几章,检视当某脉质出现整体脉或大区段,以及不同深度所代表的特别含义。脉质反映的心理病征及预后问题,分别在不同章节讨论
[美]里昂·汉默(Leon Hammer)、凯伦·毕尔顿(Karen Bilton) 著;张文淮、许毅豪 译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6-08 / 平装
八五品
56.06
2025-09-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正版无划线字迹发快递!本书分类:首页-商品分类-国医养生
王光宇、陈嘉彬、李可 著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8-11 / 平装
九五品
65.00
2019-10-2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老版一版一印,申通快递!本书分类:首页-商品分类-国医养生
傅文录 著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8-03 / 平装
九五品
70.00
2019-10-0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九品
75.00
2025-10-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医脉学:历代医籍脉诊理论研究集成》主要是对中医脉诊理论研究的总结,从脉诊理论研究源流入手,对脉学相关术语进行探讨研究,系统整理脉名的含义与演变,包括非典型脉和典型脉。并对脉名的构成原理、方式、规律等,系统地归纳总结。从脉理分类法、脉名统类法、特征提取法、特征要素法等角度对脉的分类法进行研究整理。并对脉的程度进行分级法研究,提出对脉的理解方法,介绍脉学内涵的基础理论研究,规范
杨杰 编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3-09 / 平装
八五品
78.73
2025-09-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全书收入明代著名医家汪机纂辑、传抄以及由汪机门人整理的医书凡9种,它们是:《脉诀刊误》四卷,其中含戴启宗著、朱升节抄的《脉诀刊误集解》二卷,汪机的补注二卷。此书汇集了一批中医文献里的脉诊资料,同时阐述了汪机的脉学主张。《读素问抄》三卷、,《补遗》一卷。书中对滑寿辑的《素问抄》进行了增补,是《素问》经文及王冰注文的分类精选本。《石山医案》三卷、附录一卷。该书主要由汪机的门人整理
[明] 汪石山 著 , 高尔鑫 著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9-08 / 精装
八五品
80.06
2025-09-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倡导中医重视脉诊,对《伤寒论》之纲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等所列,以“辨…病脉”为纲。进行从脉诊为切入点的解读,回归《伤寒论》之原点。以临床实践为依据,总结“八纲六经脉法”解读《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创立“八纲六经脉法”之“宏观脉图”“微观脉图”对《伤寒论》之方脉进行解读。以“八纲六经”为纲,以“经方”为目进行分类。以宏观脉象对《伤寒论》之八纲六经进行辨证,以微观脉象
陈日含 著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3-01 / 其他
全新
102.14
2025-10-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神农本草经读》为陈修园精心研读《神农本草经》后所写的心得体会。全书四卷,选录《本经》所列上、中、下365品中的常用药物160种,结合历代医家和个人应用该药的临床经验,对原文加以阐发。全书融贯了《内经》之旨、《伤寒》之法,是研究本草及临证处方的必备用书。本书首刊于清嘉庆八年。
[清]陈念祖 著;傅瘦生、赖雷成、肖钦朗 注 / 福建科技出版社 / 2003-01 / 精装
九品
120.00
2019-09-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系统阐述了脉诊文献研究、脉象形成机制研究、脉图客观描记与分析研究及脉诊临床应用研究等内容。脉诊文献是中医学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是脉诊知识的重要载体。对“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平脉及常见病脉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为进一步开展脉诊研究奠定基础。此外,《中医脉诊研究与临床应用》提出基于血液动力学原理和方法探讨中医脉诊形成机制及分类识别,是建立在中医“心主血脉”的理论基础上,为脉诊研
燕海霞、王忆勤 编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6-01 / 平装
八五品
150.00
2024-01-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