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文学这两轮“幻想的太阳”,是人类文化孕育的孪胞,两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似又相异、既相容又相斥的复杂关系。本书从云南纷繁众多的宗教和文学现象发端,联系宏阔的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背景,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宗教与文学的起源、发展、独立、分化及二者的存在形态、思维机制、情感方式、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人的角色和位置、反映生活的意向、各自的演进嬗变等方面,进行理论上升华,为破解它们之间的隐秘
尹相如 著 , 蔡毅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1992-09 / 平装
九品
7.00
2025-05-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是著名比较文学专家乐黛云近年来有关中西文化比较与对话的学术随笔集。共收入文章8篇,其立意在关注中西方的差别与对话,探讨多元文化发展与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致力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并立足于复杂性思维,讨论多元跨文化语境中中国比较文学、现代文学发展的具体问题。作者反观东方文化的精神,寻找中国民族文化的自我完善之路及现实意义,眼界开阔,立论清晰,是比较文化
乐黛云 著 / 北京出版社 / 2020-10 / 精装
全新
12.97
2025-07-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试将人类从造成的文化冲突中唤醒, 通过多元参照、互动认知的思维方式实现对文化的反思、自觉与对话。本书站在全球化视野下, 考察中西建筑文化保护策略的演进与融合, 如“保护”“维修”“改善”“改造与拆除”“环境整治”等策略的联系与区别等, 同时探讨非遗视域、美学视域下的建筑文化传承, 最后进行中西建筑文化保护策略的比较研究。
范文玲;许韶华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2019-01 / 平装
全新
24.30
2025-08-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先秦儒学核心范畴英译研究》将思想史研究与中西文化哲学比较纳入先秦儒学核心文化范畴可译性研究。以先秦儒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统帅重要先秦儒学典籍主旨,提炼其核心范畴:以可译性视角切入翻译,从语言—意义的关联层面探讨思想异质性产生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探寻古汉语符号特性及其对先秦典籍所映射的独特思维方式的塑造;以中西哲学对比的视角切入核心范畴的英译分析,从译词中洞悉英语世界认知
李乐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22-07 / 平装
全新
30.43
2025-06-1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试图在全面而纵贯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恐怖主义的产生根源和发展由来、反恐行动的策略演进和经验教训以及世界人权的基本共识和现实难题,再以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跨越思维方式,尤其是以国际法学、比较法学的视角,来分析恐怖主义、反恐与权利的相互微妙关系和共同制约因素,从而努力为如何在反恐活动中确保基本权利提供一套可行思路和衡量尺度,据以确立一些基本原则,
孙璐 著 / 法律出版社 / 2021-07 / 平装
全新
32.50
2025-05-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西文化观念比较》对中国与西方社会结构、思维方式的基本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着重阐述了中国和西方主流文化在宗教、伦理和政治法律方面的主要观念,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能够从特定角度满足大中学生和社会公众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的思想诉求。书的内容也包含着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出路问题的见解,对于读者会有启迪意义。《中西文化观念比较》用口语化的形式阐述分析深
魏光奇 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2012-11 / 平装
八五品
40.24
2025-07-3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在学科层面,克服易学领域对象数易学伦理思想问题的缺乏关注局面,尝试以象数符号运动本身对伦理的涵摄为视角予以研究;在学理层面,澄清象数易学伦理思想不同于义理易学和象数体例研究的地方,确定研究的边界,同时又不失创造性的诠释。提出道德思维方式的重构问题,讨论中西伦理思想蕴含的思维方式歧异,为反思道德思维提供契机。本书试图探究中国道德文化基因在逻辑与历史辩证中的发展状况,持续关注与
文平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25-06 / 精装
全新
41.25
2025-09-1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在网络新媒体传播造成符号泛滥与意义断裂的时代背景下,以西方符号学作为参照,在中西文化交相互视下,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文献史料中钩沉、抽绎其中包蕴的或先民在文化实践中业已展开的符号学思想与方法,从关键概念“礼”“道”“名”“法”“易”“文”六个维度的比较阐释入手,进入先民的文化实践与理论思辨活动之中,探析中国的文化符号传统,进而从意义的生产、表达机制中探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
祝东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3-10 / 其他
全新
54.12
2025-04-2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作者 吕汝茵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1
装帧 其他
九五品
55.00
2025-06-1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从叙事角度切入,在中西诗歌叙事传统置于异质文化及其冲突融合的语境中,立足于中国诗歌叙事传统,以西方诗歌叙事传统为参照,从思维方式与中西诗歌叙事传统,听觉与中西诗歌叙事传统,中西诗歌叙事的口头传统,中西诗歌叙事范式,中西诗歌叙述者,中西诗歌隐含作者,缺类研究:《诗经》与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中国古代“诗人”观念的演变,诗歌叙事传统与中国叙事学的建构等方面,考察中西两大叙事传统的
周兴泰 著;傅修延 总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24-10 / 精装
全新
55.75
2025-08-3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栏目丛书: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中国象科学的思考——兼谈中医学的认识论实质、两种思维方式下的中西文化与科学、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中国思想世界中的“形”与“象”之辨、文化转型与“象思维”之失、语言逻辑与思维问题新探、周易象数算法与象数逻辑——中国文化之根探源的新视角、从中西语言的差异追溯中西哲学的差异、陈那、法称“量一现量说”与笛卡儿、布伦
王树人 编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4-03 / 平装
九品
61.00
2025-07-28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而且还以源流传统的演变与更新为视角,分析了中西文化的近代启蒙历程和现代转型,以及全球化视野下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等等。 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从神话时代出发,重走中西文化时至今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历史与哲学的角度切入两种文化在不同时代中的基本精神,探寻埋藏在文明底部的思维逻辑。
赵林 / 九州出版社 / 2023-01
八五品
75.00
2023-03-2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谭元亨 著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7-12 / 平装
八五品
88.00
2025-08-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近些年来,为"治疗"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不断兴起了关于中国文论和美学的"体系构建"的探索热潮。以此为背景,本书立足于古代话语语境,从"思维方式"的视角,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象思维"体系与西方"形思维"的审美思维体系的对应和比较作为研究内容。本书以此为背景和基础,以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宏观体系为视角,着力于"审美思维"的研究。居于立足点的"宏观性"和研究内容的"交叉性",在分析
吴登云 著 / 科学出版社 / 2017-06 / 平装
全新
93.00
2025-08-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吴宓先生研究书系,吴雨僧先生相关研究著作,吴宓是现代文化思潮中的会通派,主张在学衡中会通与化合中西文化,是中西贯通之典范,他让人重新审视和理解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精神,吴宓有其纯粹和固化的一面,也有驳杂和分裂的一面。面对吴宓的人生和思想文化,既不能做简单批评,也不可过于理想化。在思想史和学术史,文学史和教育史视角,认识吴宓都应尽可能接近历史现场,让材料说话。吴宓研究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肖太云 著;冯超、王泉根、王本朝、许军娥、王欢 编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2022-01 / 精装
九五品
888.00
2024-07-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吴宓先生研究书系,吴雨僧先生相关的研究著作,吴宓,1894-1978,原名玉衡、陀曼,字雨僧,陕西泾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和教育家。他学贯中西,文博古今,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衡派”灵魂人物,资深编辑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和红学家。吴宓有其纯粹和固化的一面,也有驳杂和分裂的一面。品相好,保证正版,学术价值高,适合收藏阅读
肖太云 著;冯超、王泉根、王本朝、许军娥、王欢 编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2022-01 / 精装
全新
980.00
2024-07-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