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旧书网 >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 > 出版社简介
基本信息

中国新闻周刊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于200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中国新闻周刊》定位于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特点是在新闻性上下功夫,以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强化时政新闻的内容,旨在构建中国权威时政传媒。办刊宗旨以为读者提供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 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等领域。内容涉及广泛且富有深度,重点在于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力争做到比报纸报道有深度、有质量、有系统;比月刊报道有时效,有权威,有观念。

出版社简介

1刊物特点

办刊宗旨

《中国新闻周刊》是一本既有新闻权威性,又富有知识和趣味性的综合时政新闻读物。《中国新闻周刊》坚持“国际视野,中国立场,原创诉求,专业精神”,给读者更多的内容新锐、理念独到的深度报道。[1]

内容风格

《中国新闻周刊》原执行主编靳丽萍指出,“2002年9月复刊后,从内容上来说,《中国新闻周刊》主要侧重于专题策划等一些概念性的新闻。《中国新闻周刊》的风格、思想、部的内部结构上都做了调整和变化,思路回到了做时政、社会、经济等硬新闻的路上,而在操作层面,强调的不是关注新闻的表相,而是着重于新闻的背景,分析其中的利益矛盾和各种关系,做更深度的挖掘,进行深度的新闻调查。在思想上,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把握,不是跟着热点新闻跑,而是更注重选择什么样的热点新闻,在新闻选择中更清晰地体现价值观念和判断。保持不变的风格是强调理性。虽然是做社会时政的报道,但不希望只做到告诉读者事件的背景、黑幕,而是要把社会时政现象进行深刻分析,告诉读者为什么是这样。目标是将《中国新闻周刊》办成一份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一流的综合新闻类杂志,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读者群

读者群锁定在居于社会主流的“影响力阶层”,主要读者包括中高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关心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智识阶层、中青年才俊等。[1]

发行优势

★同时在日本和美国、加拿大出版发行日文版和英文版。是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是能够达到中央高层和进入人大、政协两会会场的杂志。
★是中国邮政重点推介的畅销刊物。
★是各国驻中国以及中国所有驻外使领馆和重要侨团订阅的杂志。
★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指定机上阅读刊物。[1]

2外文版本

日文版

《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是由《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

杂志社与“株式会社日中通信社”联合推出,于2007年5月创刊,已经正式进入日本2.5万余家书店和地铁站、便利店发行销售,创刊号在日本首次发行近5万册。
作为首家在日本拥有正式刊号并通过主流发行渠道参与期刊市场竞争的中国时政刊物,内容涵盖中国政治、经济、环境、能源、文化、教育、体育、社会及中日关系和国际等众多领域。《中国新闻周刊》现阶段名为《月刊中国新闻》,内容涵盖中国政治、经济、环境、能源、文化、教育、体育、社会及中日关系和国际等众多领域,目标受众锁定为受过高等教育、关心国际事务并关注中国发展的日本知识型读者。[2]

英文版

2008年,《中国新闻周刊》面向北美出版

英文版《NEWSCHINA》

了英文版《NEWSCHINA》,这是继2007年该刊在日本成功发行日文版《新闻中国》后,实施海外发展计划的重要一步。NEWSCHINA关注的话题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广泛内容,它将为北美读者提供这些领域各种重大新闻的深度调查和评析,并为读者介绍对世界大事的中国解读。创刊号的封面故事是“爱国的孩子”,为北美读者详细解读了今年发生在中国年轻人身上的所谓“民族主义情绪”的由来。其发刊词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个东方国家,中国已经在北美坚实的存在,看看你身边的东西,注意一下他们的产地,是的,它来自中国。不仅仅是经济,与中国密切相关的还有政治和文化。或者和谐,或者对抗。
《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英文名字 News China,是一本英文政经类月刊。2008年8月创刊,在中美加三地同步发行,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在海内外的发行量达到十万,《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读者遍布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官员、美国国会参众议员、中国驻外使领馆、美加著名学术机构及智库、著名企业管理层、美国主要媒体以及北美华人华侨,已经成为中国在北美拥有固定读者最多的刊物。《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擅长调查性报道、客观地对新闻事实加以深入分析,洞察社会发展的脉搏和趋势,对于海外那些希望从中获得与中国发展相关的决策信息的读者,提供具有实际信息价值的参考。两年多来,该刊针对中国社会的有关中国独身子女政策、中国同性恋、有毒奶粉事件、邓玉娇事件等问题的分析报道,深入而及时,引起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和兴趣,也受到华人读者的好评。[3]

3荣誉

2012年度媒体官微影响力榜单——《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综合影响力荣获第二,并在覆盖率、互动度、传播力、渗透力等数十个指标中,居于前列。[4]

4危机

创刊初期

1999年的中国的时政周刊市场正处于培育创刊号期,其竞争远未达到短兵相接的激烈程度,此外,各刊的定位也有所侧重,彼此可替代性不强,这就为《中国新闻周刊》的

高管[5]

创办提供了市场空间。《中国新闻周刊》定位于中国的新时政周刊,最初,中新社设想把它办成类似于《北京青年》的大开本刊物,后来这个提议遭到否决,敲定的方案是创办一份类似于美国《时代》周刊的高端时政刊物,它既有别于传媒“古董”—《瞭望》,又不同于《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特色和《新周刊》的时尚化。可以说,《中国新闻周刊》是在恰当的时机诞生的一本恰逢其时的刊物,遗憾的是,它在寻找与资本联姻的道路时经历了坎坷和曲折。
1999年,《中国新闻周刊》和美国成功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由成功集团提供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获得杂志的运营权,而中新社负责杂志内容的采编和发布。合作两年之后,由于投资方的资金出现问题,这本以“新锐、前瞻、深刻、权威”为办刊风格的杂志“惨遭滑铁卢”。
2001年11月,中新社决定休刊整顿,和成功集团解除合作。经过几个月的阵痛和调整,《中国新闻周刊》于2002年3月复刊。因为有一个很好的品牌基础,并吸取了前一段的教训,复刊后,《中国新闻周刊》很快就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有自己的发行公司、广告公司,在北京还有自己的送刊队伍。

谣传金庸去世事件

微博截图

2010年12月6日晚上7时许,“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这条消息通过微博、互动社区等途径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引发无数网民的“惊呼”和“围观”。很多网民立刻表示了惋惜和哀悼,但是更多的网民开始求证此事,媒体工作者也通过各种渠道查证。
晚上8时许,记者连线金庸的助手潘耀明先生,对方表示,金庸先生目前身体状况很好,对这样的假消息非常无奈。几乎同时,香港记者闾丘露薇发表微博称,这肯定是假消息,因为香港尖沙咀并没有圣玛利亚医院。
短短几个小时之后,这个消息被证实是假消息。“金庸去世”的假消息已经传过好几次,对此,金庸先生的助手潘耀明表示,金庸先生身体状况很好,对假消息非常无奈。今年6月,金庸先生去世的假消息就曾经风传一时。此外,有细心网民发现,香港不少假新闻都发生在“圣玛利亚医院”,包括传说中的“陈冠希被黑道追杀”、“关之琳体内取出异物”等。
6日晚上9点22分,中国新闻周刊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更正并道歉”的简短声明。
内容如下:本日晚间关于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经证实属于谣言,特此更正并致歉,敬请广大博友们继续支持及监督我们的工作,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