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旧书网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社简介
基本信息

中国书籍出版社是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2000年被评为良好出版社。出版范围包括反映出版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著作以及其他社科类图书。

出版社简介

1书社简介

出版社年出版新书150种左右。出版较有影响的专业图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中国出版论丛》、《出版知识译丛》、《中国出版史》、《中国活字印刷史》、《西方六国出版管理研究》、《中国出版理论与实务》、《国际出版原则与实践》、《加入WTO与中国出版业发展》、《出版集团研究》等。近年在英语类图书方面有较大发展,出版了实用英语900句丛书,名著名篇英汉双语对照丛书等"双效"良好的图书。
中国书籍出版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办社目的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是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以出版英语普及、社科类读物和出版类专业著作为主,其中出版类专业书籍在出版界有很大影响。出版一系列高品位、高水平、高质量的出版科学研究著作的同时,也致力出版多类“大众精品”图书。坚持高品位、多出优秀读物,立足出版科研、面向社会、市场。为繁荣出版、积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竭诚奉献。一直奉行着“同仁办社”的理念,强调并重视每个员工的才华的展现;一直执着于“理想的书籍”的出版,实现每一个爱书人的理想。

3获得荣誉

书籍版图书曾多次获奖,其中《现代谎言》一书获第八届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喜获称号
2007年12月2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属中国书籍出版社举行“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授牌仪式。所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所长宋英亮出席仪式,代表总署直属机关党委、团委向中国书籍出版社授牌并讲话。
研究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青年队伍的建设工作,注重发挥青年人才的骨干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青年文明的建设活动。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中国书籍出版社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取得的成绩,指出该社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和深入人心的品牌观念是获得殊荣的关键。宋英亮对书籍出版社进一步提高创建活动的工作水平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从部门实际出发,制定具体措施和目标,确保创建活动健康、稳步、深入发展。二是要坚持与科研出版事业相结合,与本职工作相结合,确保创建活动成为青年员工的内在要求,保持发展后劲。三是要与青年人才的培养相结合,为青年人的成长创造机会、搭建阶梯、提供舞台。
中国书籍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刘伟见在发言中介绍了创建活动中加强队伍建设、文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情况,总结了有活力、团结、实干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并表示将珍惜荣誉,抓住机遇,谋求更大发展。
中国书籍出版社现有员工28人,35以下的中青年19人。该社秉承“出版类专业旗舰、社科类长销精品、英语类畅销品牌”的办社宗旨,相继出版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图书,获得新闻出版总署优秀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等诸多奖项,多年来一直为中国良好出版社。

4文化丛书

文化丛书

2008北京图书订货会于2008年1月9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在本次图书订货会上,中国书籍出版社于9日、10日两天举办了四场“有奖问答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驻足抢答,成为图书订货会的一大亮点。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观众热情高涨,踊跃参与主持人的提问。活动设计的问题多取自该社推出的“文化纠错丛书”,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
作为“文化纠错丛书”第一本的《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于2007年初由中国书籍出版社推出后,引起很大社会反响,并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继《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之后,中国书籍出版社群策群力又推出了它的后续品种,共同构成“文化纠错丛书”。“文化纠错丛书”共10种:《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中国人最易写错的字》、《中国人最常见的病句》、《中国人最易说错的话》、《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文史常识》、《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中国人最应知道的77个礼俗》、《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穿着误区》、《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饮食误区》。
“文化纠错丛书”的问世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应现实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读错字、写错字、文化常识缺失误用等现象,损害的不仅仅是当事人的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污染了我们的语言文化甚至生活环境。因此,这个系列丛书对大众进行文化纠错,也是对新闻出版界以至文化界的一种鞭策。新闻出版总署决定把2007年作为新闻出版行业的“出版物质量管理年”,中国书籍出版社适时推出“文化纠错丛书”,希望能够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报刊、图书差错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5种数统计

中国图书

清代以前中国图书名数在前一节中已作了交待。自1911年至1949年9月,中国共出版汉文图书10万余种(参阅《民国时期总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49年至1990年,中国共出版图书(包括课本,不包括图片)63万种(不包括重印)。加上杨家骆统计的清代以前著作名数(18万种),中国自古至今,共出版过图书约92万种。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世界图书

自1950年至1990年,全世界出版书籍大约2000万种。1900年以前,西方世界出版书籍1200多万种。再加上1900至1950年世界出版书籍(估计近1000万种),以及1900年以前西方以外地区出版的书籍(估计200万种左右),估计全世界有史以来共出版过书籍超过4000万种。

与世界相比

有史以来,中国共出版书籍约92万种(未计算大陆以外的华人世界),世界共出版书籍约4000万种,中国书籍占世界书籍的2.3%。

6发展特征

中国出版业发展变迁中的另一重大特征是通俗类书籍种类与数量的激增。这一变化的原因与近年来种数上升印数下跌的剪刀差之原因一样,同为图书走向市场,成为经济的产物。而书籍出版中通俗读物占据了压倒优势,更是中国图书事业自古未有之巨变。除去课本外,中国历史上的书籍出版中,从来是精英文化占压倒优势。宋明时代的话本、小说虽印数可观,但在种数及以种数为基础的总印数上不能与经史子集诸类精英文化的总量匹敌。今天,西方社会学家早就开始认真对待的大众文化(massculture)终于也在中国泛滥。它们冲击,压迫着精英文化,对后者构成严酷的挑战。

7发展问题

书籍种数是一个民族出版与文化发达繁荣最重要的指标,而书籍的印数则是仅次于种数的。反映出版的繁荣与文化的普及的又一重要指标。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中国1949—1990年出版业的历史中出现了种数与印数的两次剪刀差,前次以十年动乱的高潮1967年为代表,表现为印数高、种数低的巨大反差;后次正发生在当前,且未有回收之势,表现为种数高印数低的反差。这两次剪刀差后面的原因是深刻而耐人寻味的。从大的发展趋势上看,种数增多,平均印数下降,带有某种必然性。但是,这种多样化的趋势及其导致的近年来书籍种数的增多,可以解释80年代初叶书籍印数较之70年代的下降,却不能解释1985年以来种数与印数,剪刀差日益加剧及总印数、印张的全面下跌。这种下跌另有原因在。那就是近年来中国的图书业正在从产品生产转变为商品生产。我们还未能适应这一变迁。过去由于写作队伍狭小,由于出版盈亏由国家包办,我们的书籍市场无竞争,而今天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实质上仍然无竞争,出版内容上重复极大。一本高质量的书籍打不垮同一范畴内一本低质量的书籍,因为渠道不通,使两者不能交锋。唯一的竞争只在挖掘新的选题。于是到处是浅尝辄止、粗制滥造。由于种数的激增与印数的暴跌增加了出版业的经济风险,进而导致了出书难——买书难的不可思议的困境。学术著作更是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