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音是古代的一种特殊音注,它同时具有语音属性。围绕叶音古今争论不休的正是叶音的古音属性及其在古音学上的地位问题,叶音折射出语音的变化,也与韵文韵字的使用等相关。所以,叶音可以纳入语言学范畴主要是音韵学范畴加以考察。 汪业全,男,1963年出生,汉族,湖南澧县人,文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
汪业全 / 岳麓书社 / 2009-09 / 平装
八五品
6.89
2025-08-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是霭理士和周作人两个人传记和思想的相互发明与相互映照,它试图融合*的美与*的思考,是一部华丽而晦暗的美学文本,填补了周作人研究中的空白。在周作人的思想参照系中,霭理士是*明亮的一颗星辰。西方评论界认为,霭理士在“性的现代化”上做出的贡献,可以等同于马克斯·韦伯之于现代社会学,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于现代物理学。同时,这位性心理学的伟大先驱,还被评价为“*文明的英国人”“伍尔
戴潍娜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8-08 / 精装
全新
8.53
2025-06-1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以传教士为视角研究明清时期西方对华贸易及中西关系等问题。共有十个专题:葡萄牙早期遣华使团与传教士来华;传教士与明代中后期的“广州交易会”;澳门葡萄牙人与马尼拉西班牙人的早期关系;法国耶稣会士与法国商船首次来华贸易;服务于清廷的“技艺传教士”与清代广州口岸;马礼逊与英国东印度公司;马礼逊对泛广州十三行的记载;马礼逊与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马礼逊参与交涉的“伶仃岛事件”;商人
伍玉西 著;于逢春 编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2019-09 / 平装
全新
9.14
2025-06-1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王力语言学论文集》选编了王力先生在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方面的重要论文23篇。这些文章大体反映了王力先生在汉语研究上重要的学术思想,反映了他的基本理论。此外还有许多有关诗律学、词典学、汉字改革、语文教育等方面的论文,以及像《汉越语研究》这样很有价值的力作,都限于篇幅而未能编入。好在那些文章在《龙虫并雕斋文集》和(王力文集)中都有收录,不难查阅。
王力 著 / 商务印书馆 / 2000-08 / 平装
八五品
10.00
2025-07-1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国学经典:尔雅》是第一部按照词义内容和事物含义分类编纂的上古汉语词典,是我国第一部百科性质的辞书,是古代重要的经书之一,是阅读古代文献典籍的要津,是学习研究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词源学、古文字学、方言学、音韵学、文献学、历史学、哲学甚至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邹德文 注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2013-01 / 平装
全新
10.40
2025-11-0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主要收录了研究清代宫廷中欧洲耶稣会天文学家刘松龄的数篇论文和他当时与欧洲的一些通信,还介绍了中国与今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一刘松龄出生地一对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重视和推广。,《著名汉学家研究丛书·斯洛文尼亚在中国的文化使者:刘松龄》收录的刘松龄与欧洲亲人和同事的若干封通信包含丰富的信息,既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
[斯洛文]米加 编;朱晓珂、褚龙飞 译 / 大象出版社 / 2015-02 / 平装
全新
10.40
2025-06-2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收录作者张柏青先生在古代汉语音韵学研究方面的众多学术成果,既有普及古代汉语音韵学基础知识的篇幅,又有专门探讨古代音韵研究的学术成果,尤其以《二十四诗品》为中心,系统讨论当时作者、作品、言语等所呈现的语言音韵特征,从而对文史一些疑难问题给予音韵上的解答,其模式与证据值得后学揣摩。本书雅俗共赏,初学者与研究者均可从中获得启迪。
张柏青 著 /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03 / 平装
全新
10.75
2025-07-1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语音学主要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更多地关注语音的物质和客观层面;而音系学主要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主要探讨语音的系统、功能等问题。这两门学科在20世纪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展。,我国古代的传统语音学——音韵学,主要进行的是韵书韵图的编撰、音类的分合考订、音系的爬梳整理等等工作,而在实际音理的探讨和研究上取得的成果相对要少得多。例如,传统音韵学上有相当于从发声学角度得到的唇音、舌音、
焦立为 / 书海出版社 / 2004-05 / 平装
八五品
11.05
2025-07-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明清音韵训诂研究》选取五部明清音韵训诂著作*突出的特点与价值进行研究,选题视角新、切入角度独特,对训诂学史、古音学史具有参考价值。*章《通雅》训诂研究,以充分而翔实的材料揭示方以智《通雅》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第二章陈鳣《声系》,纠正了对其书名称述的种种错误,总结了陈氏古韵分部之创见与得失。第三章《声均表》古韵研究,认为这部清代罕见韵书在部分韵部声符的归纳上
杨建忠 / 语文出版社 / 2021-01 / 其他
全新
11.25
2025-07-05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以全球史、跨国史的视野理解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综合虑社会、政治、、诸多因素,学科、语言、和传统的局限,展现技史研究前沿。
韩琦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2019-04 / 平装
全新
11.30
2025-10-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刘松龄:旧耶稣会在京最后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清代著名天文学家刘松龄的研究性传记。刘松龄,原名奥古辛·哈勒施坦因,出生在斯洛文尼亚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738年,他来到中国,从事天文学观察和研究,至死未离开中国。曾掌管清帝国的钦天监,任监正,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美]斯坦尼斯拉夫·叶茨尼克 著;周萍萍 译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4-04 / 平装
八五品
11.44
2025-08-1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中国语言学研究,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早在汉代,就有优秀语言学大师扬雄和许慎。其后,列代均有优秀语言学家。可是,历代史书中的《儒林传》中却少有语言学家的传记。例如,写第一本韵书《切韵》的陆法言,写《中原音韵》的周德清,首创三十字母的守温等,他们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很大,而史书上却无传。我们感到应该为他们立传,以弘扬他们在中国语言学上的贡献。,由于史书上少有语言学家的传记,即使有也是
璞之珍 编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04-02 / 平装
八五品
11.79
2025-07-0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所谓新路子、新方法,其实就是许多人都常说过的历史比较法。这个方法并不新,20世纪在中国音韵学的研究中,已经显示出威力。在神秘深奥的傅统音韵学的基础上,用这种方法创建成一门真正的科学,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汉语法,应该怎样做,我曾经过多年思考,并同几位同志讨论过。我认为:,第一,研究汉语语法要把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结合起来,在操作时二者又要严格加以区别。,第二,方言中的语法材料需要大力发
方有国 著 / 巴蜀书社 / 2002-02 / 精装
八五品
12.35
2025-07-1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利玛窦是中国入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中小学教科书都会提到这么一个耶稣会士,在明末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同时把当时西洋的新知传人了中国。利玛窦入华作为一个代表,作为一个历史象征,反映了中西文化在16世纪接触时的互动,有碰撞,有吸纳,有排斥,还有意想不到的个人心理冲突与对文化的自我审视。  以中国这方面来说,基督教教义的传人,必然引起文化与宗教意识的冲突与反思。基督教教义如何对应已在
张错 著 / 黄山书社 / 2017-04 / 平装
全新
12.42
2025-06-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隋唐科场风云》是王士祥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型系列节目《隋唐科场风云》的讲稿。全稿27讲,从隋文帝杨坚为何改革传统选官制度讲起,以历史为线索结合具体案例,生动系统讲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展示了隋唐时期科举考场上的风起云涌。书中既有对科举诞生与改革的分析,又有对科举贡献与弊端的揭露,更有对科举背景下文人心态的揭示。《隋唐科场风云》既能让读者感受到科场上成功者的
祥 著 / 大象出版社 / 2019-07 / 平装
全新
12.49
2025-06-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国故论衡/清末民初文献丛刊》系《清末民初文献丛刊》中的一册,是章炳麟重要的国学著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卷,系统论述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及佛道之学等,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研究章炳麟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具有一定的出版意义及历史研究价值。
章炳麟 著 / 朝华出版社 / 2017-12 / 精装
全新
12.57
2025-10-3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天主教首次传入中国是在元朝(1206—1368)。1294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若望·孟高维诺神父受教宗尼古拉四世(Nicholas IV)派遣来到北京传教,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由于当时教会过于注重在上层传教,元朝覆灭后,天主教在中国几近绝迹。,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利玛窦神父到达澳门,开启了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另一重要时期。利玛窦神父尊重中国文化,广交文人学士,在北京传教
周太良 编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2005-10 / 平装
八五品
12.90
2025-07-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16世纪,西洋传教士开始向东方纷至沓来。传教活动不仅带来了所谓的天主“福音”,更掀起了一场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与美洲殖民者的武力传教不同,沙勿略在日本传教时提倡“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即通过学习当地语言,适应当地文化,以当地人更易接受的方式传达教义。而在沙勿略去世三十年后,成功踏入中国国境的利玛窦在传教过程中亦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策略。在附会儒学的同时,耶稣会士亦推崇经世致
史习隽 著 / 商务印书馆 / 2019-08 / 平装
全新
13.21
2025-06-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通过对葡、意、拉丁和汉语典籍的广泛研究,以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于1583年开始的在中国的传教经历为主轴,力求在全球史观的宏观指引下,客观评价利玛窦的生命意义,认真探讨各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研究中国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从而栩栩如生地再现历史场景。 史景迁,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
[美]史景迁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2005-07 / 平装
八五品
14.19
2025-07-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在清代,在皇宫与民间、油墨与水彩、东方与西方之间,行走着一群洋画家,他们成为皇宫里的座上宾,身穿绫罗绣彩的中国官服,都有着一个中国名字:郎士宁、王致诚、艾启蒙、潘廷璋、贺清泰等。他们的身份独特,地位显赫,其画作融纤毫毕现和意境高远于一体…… 《清宫洋画家》共分14章,分专题讲述入华耶稣会士郎士宁、王致诚、艾启蒙、蒋友仁以及遣使会士德理格、奥古斯定会士安泰等画家,特别是在康乾皇帝
[法]伯德莱 著;耿昇 译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6-12 / 其他
全新
14.73
2025-06-23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四品
15.00
2022-05-06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汉语语音史教程》是作者唐作藩在中文系授课讲义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唐作藩从50年代开始就在北大中文系讲授汉语音韵学、汉语语音史等相关课程,用功极深。《汉语语音史教程》共分七章,系统介绍了汉语从上古到中古、近古直至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各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过程。
唐作藩 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05 / 平装
八五品
15.02
2025-07-29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张清常一生著述颇丰,在音韵学、汉语史、词汇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贡献。本书为《张清常文集》的第二卷,收入了张清常先生的绝大部分著述。还包括具有文献价值的回忆师友的文章、未发表的研究论文。本书具有很高的价值,供相关研究者阅读学习。
张清常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6-01 / 其他
八五品
15.48
2025-07-2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朱熹训诂研究》以朱熹的《诗集传 》《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和《周易本义》为 主要研究材料,综合运用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 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校勘学等学科的理论,深 入探讨了朱熹的训诂原则和训诂方法,总结了朱熹的 训诂成就与不足。文章既在共时的平面上研究朱熹训 诂的内容及方法,又把朱熹放在训诂学史的背景中考 察其训诂得失。对于朱熹的训诂材料,既从宏观上总 结其训诂原
贾璐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5-08 / 平装
八五品
15.48
2025-07-3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国故论衡/清末民初文献丛刊》系《清末民初文献丛刊》中的一册,是章炳麟重要的国学著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三卷,系统论述文字音韵学、文学、文献学、周秦诸子学、经学及佛道之学等,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研究章炳麟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具有一定的出版意义及历史研究价值。
章炳麟 著 / 朝华出版社 / 2017-12 / 精装
八五品
15.48
2025-08-10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性别美学已高度分化,各成体系,其在应用层面上各自拥有一套指向清晰的“美”字系统。如何以汉字为“显微镜”来探究我国古人审美观的变迁,成为跨文字学、文化学与美学的一个交叉课题。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esthetics(《汉字与审美》)以近百个相关汉字的形体、意义为直接证据,结合经典文献的实例,配以图片,综合运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词
杨爱姣 著 /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1 / 其他
全新
16.64
2025-07-07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本书主要从语音和词汇两个角度对吴语处州方言进行历史比较研究。  语音方面,以《广韵》等音系为参照,对处州10县境方言进行历史音韵学的比较研究。即在全面梳理处州方言音韵特点的基础上,考察处州方言存古及异常音韵特点在共时平面上的叠置状态,梳理处州各县方言的音韵历史层次,归纳处州各县方言共同的存古语言特征,并对异读和层次进行分析。  词汇方面,以古汉语词、普通话语词为主要参照,考察并
王文胜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5-12 / 平装
八五品
16.86
2025-07-3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辽宁男篮夺得 2017—2018赛季CBA总冠军,攀上了中国职业篮球的*峰,这是值得铭记的一段历史。在辽宁男篮职业化 25 年的风雨历程,有蒋兴权、吴庆龙、李晓勇、郭士强等数十个熟悉的、亲切的名字,也有郭艾伦、杨鸣、李晓旭、韩德君等篮球界的中坚力量……这不仅是辽宁篮球值得骄傲的名字,这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也是辽宁篮球对中国篮球的*贡献。本书把他们的拼搏故事记录下来,以激励无数的体
刘放;高鹏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1 / 其他
全新
19.10
2025-06-22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叶天士,名桂,字天士,号香岩,晚年又号上津老人;生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卒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祖籍安徽歙县,后迁至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清代有名医家、温病学家;著述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未刻叶氏医案》等,均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叶天士在对前代医家学习继承的基础上,在温病领域内贡献突出。其阐发温热病病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治体系,确定了温病治疗的
孙晓光 编著;潘桂娟 主编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7-09 / 平装
八五品
19.66
2025-09-11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八五品
20.00
2015-12-14 上书
加入购物车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