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旧书网 > 上海普知杂志社 > 出版社简介
基本信息

《普知》杂志与全球杂志巨擘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版权合作

出版社简介

1《普知》杂志

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普知》杂志是由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与美国读者文摘公司版权合作的杂志,于2008年1月8日推出创刊号,希望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读者文摘》是全球出版业的奇迹,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它为全球读者献上撼动心灵的文章、开阔视野的信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妙诀、帮助提升自我修养的内容,让读者紧贴世界,改善生活!

2两大《读者》的距离

十几年前,因中美《读者文摘》刊名之间一段公案,中国甘肃出版的《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十几年后,美国《读者文摘》正式进入中国大陆,而此时的中国《读者》已经成长为中国国内单期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两次交手之间隔了近两个时代。平心而论,《普知》的名字显然让《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隔膜不少,如何在读者中让“普知”还原于“读者文摘”,或许需要一个过渡过程。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读者文摘公司在进入时,杂志的名字直译成了《读者文摘》。在负责《普知》全国总发的华道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新晋总经理张寓宇看来,“普知”两个字意味着“普及知识”,显然会让读者想到科普杂志(然而,众所周知,也只有与科技类期刊合作,外刊才能得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本土《读者》杂志并没有因为当年的那次更名而阻断发展,相反,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国原创杂志的领头羊,并且形成了迥异于Reader's Digest的内容风格。关于后者进入中国的消息,《读者》杂志的当家人们似乎并不十分关心。定价12元,保留原版小开本,《普知》的出场似乎没有太多意外,却也制造了很多意外。在中国,12元小开本市场几乎是空白,无疑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对于这样一本性价比尚难估计的杂志,国内经销商却反应热情。据记者了解,早在去年11月底召开了《普知》发行代理说明会后,各地期刊经销商就一直翘首以待它的出炉,并十分看好其销售潜力。业内专业人士也普遍认为,《普知》的出现会为中国期刊市场带来新鲜的气息,品位、知性、权威,将成为其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单从创刊号的广告来看,《普知》首发号的广告投放十分成功,中国邮政EMS、统一鲜橙多等大陆品牌也纷纷投放,足见知名品牌的“魔力”。《普知》在经营上广告、发行齐头并进,开创了中国大陆本土品牌中鲜见的商业模式,这一定位无疑将《普知》与中国《读者》杂志的区分度大大拉开,相信,这也会成为未来《普知》与《读者》相比,比较具有优势的一面。

3倡导快乐阅读

作为一本“百分之百”地满足读者“知识方面的兴趣”的杂志,《普知》提出“悦读生活,共享精彩”的理念。《普知》提供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涉及健康、医学、艺术、财经、家庭和个人发展等各个方面。从创刊号“2008财富管理必读”、“职场练兵小故事大作为”、“睡眠的五大魔力”、“如何培育高材生”、“幸福婚姻此中寻”等文章可见一斑。“一个梦想的诞生”则详细讲述了华莱士夫妇创办Reader’s Digest 的传奇故事,经典地阐释了这本杂志的宗旨。然而,创刊号仍有很大的不足,在详读了创刊号内容后,你会发现它过于“港腔港调”。难得一见刘德华的专访会出现在《普知》上,但总感觉有些错位。与中国《读者》文摘多为选摘不同,美国《读者文摘》追求原创。原版《读者文摘》的高额稿酬在杂志界也有口皆碑,《普知》创刊号上开出“380元征集笑话和趣事”,尽管远低于原版的稿酬标准,但在大陆市场则处于较高水平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全球出版业巨擘背后的传奇。

4一对年轻夫妇的不朽理想

1922年2月,概念创新的《读者文摘》首次出版,订价25美分,从此成为了全球读者最多的杂志之一。  《读者文摘》创办人德韦特˙华莱士(DeWitt Wallace), 于1921年10月与年轻的莱拉˙艾姬逊(Lila Acheson) 结婚。 莱拉满怀抱负,十分支持丈夫的梦想。 为了筹办第一期《读者文摘》,莱拉婚后一年仍外出工作,以缴付纽约格林威治村地下室住所的租金。 其实,出版《读者文摘》是华莱士从军时引发的灵感。那时候他在法国遭炸弹所伤,休养期间阅读了不少杂志,发觉部分文章十分出色,很吸引人。他认为,大部分文章若能浓缩,突出要点,效果更会大为改善。于是,他尝试把最好、最耐读且已出版的文章浓缩在一本口袋大小的册子上,成为一本包括信息、轻松有趣小品的读物。直到现在,《读者文摘》仍保留了这些重要的元素。华莱士夫妇怎么也想不到,《读者文摘》迅速流行起来,美国的销量由创刊号的5000册,增加至2004年的1000万册。现在,《读者文摘》以21种语言发行50个版本,销售范围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