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旧书网 > SECKER & WARBURG > 出版社简介
基本信息

《一九八四》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20世纪40年代末(1949年出版)所著小说。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

出版社简介

1内容梗概

《一九八四》是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预言性质的科幻小说。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话”—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功能的“电幕”(telescreen)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护秩序,真理部负责文化和教育,富裕部负责经济。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1-2]
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乔治·奥威尔可谓声名显赫。他凭着强烈的社会良知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生动地再现了极权主义盛行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时代的良心……过去几十年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道德力量”。其代表作《1984》和《动物农场》既是关于政治的讽喻小说,也是文学艺术的杰作。被翻译成六十多种文字,销售数千万册,并被作为英美大学的重要研读书目。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的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此外,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年都举办大型的“奥威尔学术研究会”或“奥威尔电影纪念周”之类的学术活动。这一切构成了世界文坛中奇特的“奥威尔现象”。

2作品目录

第1章 打倒老大哥
第2章 思想本身就是犯罪
第3章 无产者不是人
第4章 希望在无产者身上
第5章 孤生
第6章 我爱你
第7章 黄金乡
第8章 独自去偷欢
第9章 他们终于来了
第10章 仇恨周
第11章 我们是死者
第12章 在友爱部里
第13章 101号房
第14章 改造温斯顿
第15章 权利即上帝
第16章 热爱老大哥

3人物介绍

主要角色

温斯顿·史密斯(Winston Smith):主人公,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
奥勃良(O'Brien):核心党员,思想警察头子,参与对温斯顿的拷打。
裘利亚(Julia):温斯顿的情人,出于爱的本能对党的说教产生怀疑。
老大哥(Big Brother):大洋国的领袖,但书中自始至终没有真正出现这个人物,他的存在始终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和人们膜拜的对象。
爱麦虞埃尔·果尔德施坦因(Emmanuel Goldstein):传说中革命的敌人,早年大洋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背叛革命成为革命的敌人。他是大洋国“两分钟仇恨”中的仇恨对象。[3]

其他角色

阿朗逊、琼斯和鲁瑟福(Aaronson, Jones, Rutherford):被杀的前党领导。已在“历史”中删除。
安普尔福思( Ampleforth )::温斯顿的同僚,擅长修改诗歌韵文。
却林顿先生(Mr. Charrington):表面上是一间贫民区店铺的东主,实际上是思想警察的成员。
凯瑟琳( Katharine ) :温斯顿的妻子,党的追随者。本书完结时并未提及她是否在世,因书中提及她和温斯顿已于数年前分开。
马丁( Martin ):奥勃良的仆人。
派逊斯(Parsons):温斯顿的邻居,因梦呓中出现反党言论而被自己的子女告发。
赛麦(Syme):温斯顿聪明的伙伴,是新话词典的者,后来因他思想太清晰、知道得太多,被人间蒸发掉了。赛麦的蒸发讽刺斯大林的大清洗。

4创作历程

《1984》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和科幻类小说,小说创作于

《1984》中的世界地图

1948年,初版于1949年。这部作品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政治小说文学的代表作。
奥威尔从1945年开始创作《1984》,但因为疾病,小说的大部分是1948年他在苏格兰Jura岛写下的。最初奥威尔将小说命名为“欧洲的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 in Europe),但是他的出版商,弗里德里克·沃伯格(Frederic Warburg)出于营销需求建议他换一个书名。奥威尔没有反对这个建议,但他选择1984这个特别的年份的原因并不为人所知。对于1984这个名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将他写作这本书的那一年(1948年)的后两位数颠倒过来,成为了可以预见的未来的1984年,另一种说法是他借此暗指费边社(一个社会党组织,创立于1884年)成立一百周年。此外,还有说法称他暗指杰克·伦敦的小说《铁蹄》(其中一个政治势力于1984年登上权力舞台)、彻斯特顿( G. K. Chesterton )的《诺丁山的拿破仑》(the Napoleon of Notting Hill,亦设定在1984年)或者他的妻子奥莎丝尼诗(Eileen O'Shaughnessy)的一首诗,诗名为“本世纪的终点,1984”,甚至有说法称奥威尔原本准备的书名是1980,但是由于疾病,小说的完成变得遥遥无期,他感到有必要将故事推入更远的未来,因此命名为1984。[1]
《1984》于1949年6月8日由“塞克尔和沃伯格”公司出版。虽然奥威尔从1945年即开始创作《1984》,但小说的大部分是1948年他在苏格兰Jura岛写下的。这本小说有至少两位文学上的前辈。奥威尔熟悉俄国作家扎米亚京1921年的小说《我们》,他曾阅读此书的法文译本并在1946年写过评论。有报道指出奥威尔曾说他用此书作为他下一部小说的模型。批评家大多同意《我们》对《1984》产生过具有重要意义的影响。奥威尔亦为凯瑟琳·布德肯 (Katharine Burdekin) 1937年的《反乌托邦》(或称”敌托邦”)和《Swastika Night》着迷,并从中借用了描写未来世界的极权主义国家的主题,在这样的国家中在禁书中零散的碎片以外所有“真实的”历史都已经被抹去。

5点评鉴赏

小说书评

《〈1984〉过去 〈美丽新世界〉到来》
书评人:止庵
我第一次读奥威尔的《1984》,迄今已经24年了,其间读过不止一遍。每当有人问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时,我总是举出这本,因为觉得在中国从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它理应受到这种重视。记得一次朋友聚会,有位老先生非常兴奋地谈论《往事并不如烟》。当时我说,在您感兴趣的那个方向上,走到头是100%,《往事并不如烟》大概写了1%,藉此我们可以想到5%。我告诉您有一本书,早已写到了100%,就是奥威尔的《1984》。您一辈子都想不透的,它早已替您解决了。有关这个问题,真是不能再说有什么《1984》未曾揭示过的东西了。
我读《1984》,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具体写到什么,尽管那些描写惊心动魄。关键是它从本质上揭示了一切。《1984》的历史意义在于,当人们虚幻地以为看到了世界的希望时,奥威尔指出,那是一条极其危险的路。这本书涉及科学问题,而科学进步的速度和程度是包括奥威尔在内的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如果只是盯着书中“电幕”一类东西,那么现实中没有“电幕”时,对人的监控就真的不存在了么。而现代科学技术早已把“电幕”完善到了无法察觉和不留任何死角。
《1984》出版后引起很大轰动。赫胥黎却给作者写信说,《1984》所写其实是发生在我的《美丽新世界》之前的事情。这很有意思。赫胥黎说,真正的极权国家是要讲效率的。达到这种效率并非通过强制手段,而是人人自觉自愿使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幸福地追求着效率,或者说追求着幸福的效率。《1984》不过是把“旧世界”写到极致了,之后还有一个“美丽新世界”。我强调《1984》,是因为我们缺少这一课,应该补上,不然至少思想方面会有很大漏洞。但是如果仅仅出于现实的考虑,《1984》未必非读不可。《美丽新世界》就不同了,它所描写的是正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事情。
在我看来,我们正处在“1984”和“美丽新世界”之间。而且大家从不同地方、不同国度和不同体制下共同地在往这个方向努力。“1984”是一种局部选择,却有可能对整个人类造成威胁,而“美丽新世界”则是“阳光普照大地”。在《1984》中,温斯顿之所以是温斯顿,是因为他有思想,尽管从来没有谁给过他思考的权利,只是他自己偷偷保留了一点而已。最终他把这种权利放弃了,把思想放弃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这正是奥勃良所要求的。这其实是他们之间达成的一种共识:温斯顿心甘情愿地不再思想。于是一个人的思想融入了一群人的思想,而一群人的思想根本不是思想。思想只有在“我”的意义上才成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易于实现自己的物质愿望,因此像温斯顿那样对社会不满的人越来越少。在《美丽新世界》中,根本没有思想这回事。
如果要在《美丽新世界》和《1984》之间加以比较,我会说《美丽新世界》更深刻。我不认为“1984”有可能100%实现,因为毕竟过分违背人类本性;但是裹挟其中,还是感到孤独无助。然而“美丽新世界”完全让人无可奈何。对“美丽新世界”我们似乎只能接受,因为一个人能够抵御痛苦,但却不能抵御幸福。书中约翰说道:“我要的不是这样的舒服。我需要上帝!诗!真正的冒险!自由!善!甚至是罪恶!”总统答道:“实际上你是在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有谁把受苦受难当成一种权利呢。
包括扎米亚京的《我们》、《美丽新世界》和《1984》在内的“反乌托邦三部曲”,有着共同的一点,即所描写的都是秩序的世界。秩序之外什么都不允许存在。但只有在《美丽新世界》中,秩序与人的愿望达成了一致,虽然它是在更高层次上泯灭人性。“美丽新世界”是真正终结“1984”的。“1984”不是靠温斯顿偷偷摸摸写点什么就可以动摇的,它终结于“美丽新世界”。这就是赫胥黎那句话的真正意义:你的《1984》终将过去,我的《美丽新世界》定会取而代之。 [4]

漫谈《1984》

书评人:老白
《1984》的伟大是不用任何废话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甚至有人称这本书为“社会政治幻想小说”。
和我对《动物庄园》的评价一样,中国人喜欢《1984》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他们有着非常切身的体会。以至于我总是怀疑,《1984》能够在中国出版,都是一件令人难以捉摸的事情。
我读的《1984》是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出版的版本,在这本书的封三,有王小波关于本书的推荐:
1980年,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
一部书可以被人们看作预言,同时又看作是历史,这本书一定掌握了一种亘古不变的精神,否则,怎么能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
刘韧认为《1984》的伟大在于思想。的确,这本书中随便找几句话,就够我们咀嚼一辈子的了,例如: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
思想犯罪不会招来死亡,思想犯罪本身就是死亡。
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他们就不会觉悟。
不过,在我看这本书的同时,除了恐惧之外,还有迷茫。
奥威尔在书中借助戈尔德斯坦因的书写道:
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三种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上等人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中等人希望和上等人交换位置,下等人浑浑噩噩,但是是被利用的广大群体。正如书中主人公温斯顿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希望的话,它在群众身上。
不过,奥威尔似乎又悲观的意识到:人类的历史就是三种人地位的变换,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同样是在戈尔德斯坦因的书中,奥威尔说:
统治集团只有在四种情况下才会丧失权力:或者是被外部力量所征服;或者是统治无能,群众起来造反;或者是让一个强大而不满的中等人集团出现;或者是自己丧失了统治的信心和意志。这四个原因并不单个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同时存在。统治阶级如能防止这四个原因的产生就能永久当权。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统治阶级本身的精神状态。
当然,造成我的迷茫还包括这边书的灰色结尾。
然而,最终让我想清楚的一件事是:这本书并不是战斗的宣言,它只是让你更清楚地明白一些道理。最简单的结论是,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恐惧之中、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贫困之中,只要他们能够认识到,造反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他们会觉悟的。只要他们认识到,统治集团是需要监督和批判的,他们就能维护、保证自己拥有的一点可怜权利。
如果,今天有人愿意模仿奥威尔写一部新的小说,把戈尔德斯坦因的书换成《1984》,那么这部小说的结尾是灰色的、还是光明的呢?[5]

作品分析

关于《1984》详细书评参见下方。这里只提一点,许多人误以为、或刻意认为该书针对的是苏联,甚至有人以为这是一部神奇的预言。实际上此书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它同时寓言了三种现实社会——二次大战后的资本主义英国、二战中和之前的纳粹德国、斯大林主义的苏联,而它的反资本主义倾向也是极其鲜明的,与反极权倾向紧密地结合起来。
《1984》和《动物庄园》的中文版最早由中国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和傅惟慈先生贡献出来(20世纪80年代始),名著名译相得益彰。
《1984》(英文: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初版于1949年,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叶夫根尼·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硬科幻文学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奥维尔深刻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并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1984》已经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而它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例如,“奥威尔式的”形容一个令人想到小说中的极权主义社会的行为或组织,而“老大哥在看着你”(小说中不时见到的标语)则意指任何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监视行为。

6成就与影响

《1984》被广泛认为是奥威尔的代表作,不仅文中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中的语言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部小说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奥威尔在本文创造的一些新词,例如“犯罪思想”(thoughtcrime)、“新语”(newspeak)、“双想”(doublethink)、“老大哥”(Big Brother)、犯罪停止(crimestop)等已收进词典。 在已故作家王小波先生的《白银时代》里成为某种象征。
《1984》曾在一段时期内被视为危险和具有煽动性的,并因此被许多国家(不单是有时被视为采取“极权主义”的国家)列为禁书。本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此外还在1984年改编成电影上映。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21世纪出版的畅销小说《1Q84》即向该书致敬,体现了《1984》的巨大影响力。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日益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这部作品被译为60余种文字,并获得包括美国时代周刊“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在内的多项奖项。

7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6]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其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1984》。 有人说:“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的书,就会多一个人反对专制。”在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里,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甚至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因此,他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而根据2007年9月4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资料,因早年的社会主义活动,奥威尔被军情五处和伦敦警察厅特别科监视。他创造出的“人人平等,有的人比别人更平等”、“极权国家”、“老大哥”等词语在全世界流行,较大程度上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的道德优势。
他被称之为“20世纪冬季的良心”“一代人的冷峻良心”(V·S·普里切特)等,他前半生作为社会主义者(而且说他是激进社会主义者也不为过)抨击苏联的官僚专权和狭隘民族主义,主张无产阶级民主和革命的国际主义,同情并且部分地接近于列宁—托洛茨基派的共产主义者。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中他按自己理解为西班牙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做了一定辩护(这个革命党派遭到斯大林派第三国际的迫害,在当时惟有托洛茨基领导的第四国际作为政党敢于为之辩护),对此,国际资产阶级文坛一直有很大非议。[1]